一般佛教信众来说,有分几个层次。如香客、拜拜者以及到寺院诵经,共修,参加法会的信众。成为信众之后,必须再进一层,经过三皈五戒的受持,学习和了解基本的佛法,才算真正踏入佛门,才能成为恰如其份的 “护法” 角色。
如果身为 “护法”,却不知道法为何物,又何从护法?
就像是一名律师,当然必须熟悉法律,不懂法律如何尽其职责?也不能算是一名律师。知法的护法,才会知道应该怎么做,而知法才能依法去做。
法是理,还必须加以实践,法才能如法。如法的法才是正法。所以,佛教教育中有一句话说,“不求万事如意,只求万事如法!” 意义在此。
对于学佛修行人,正见是很重要的。什么是如法,什么是不如法?
《三十七道品》中最能代表佛教之实践法门的 “八正道”,即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,正见位居首要。有了正见作为指导,所做皆依法而行就能如法。
作为一个如法的护法者,当须恭敬三宝、守五戒,以戒定慧来修持,以三宝为依皈。如法的寺院,应以僧宝领众,续佛慧命。
除了三宝具足外,还须财务透明和依僧宝教导。财务透明,如理如法,方具公信力,让大众有信心。而依僧宝教导,则人事层次分明,能够各司其职、各尽本份。
由居士护法,僧众弘法的利生事业中,很重要的一点是,僧众、信众须互动,了解各自岗位的职责和应扮演的角色 —— 七众弟子乃为具备来世资粮。护法切勿以自身的财力地位与权力,干涉、操控寺院事务法务;出家人则求兑现当愿众生、解脱出世宏愿。如此内弘外护,两方面紧密配合,才能兴隆佛法佛教。
佛陀当初建立僧团,乃是为延续佛法。有了具足三宝,佛法才能久住,而戒就是法。
所谓 “本立而道生”,护僧供僧乃是每一名佛教徒最根本的修养与德行。